English

让主旋律在网上飞扬

——中国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2000-12-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陈续 中国教育报记者 俞路石 我有话说

一直挺立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潮头的中国科技大学,在网海潮涌面前,主动出击,勇于探索,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占领新阵地

早在1994年,中国科大在全国高校中首批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目前,全校有5800台计算机联网,全校电子邮件用户为12500人,约占在校师生总数的90%,平均每天进出的电子邮件总数15000封左右。利用校园网络设置的代理服务器,师生每天到国内外站点浏览访问的通信量在50000M字节左右。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信息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负面、消极、有害的内容,鱼龙混杂,对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汤洪高教授说:“网络的发展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为此,中国科大在互联网上开辟了WWW主页,全面介绍学校的教学、科研、产业、招生等各方面信息。在BBS上,设立了校方发布各类正面信息的科大资讯类版块,以及新闻时事、环境与发展、素质教育、爱心行动、普法园地等大批主流版块,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旗在网上高高飘扬。该校还从培养一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政工队伍入手,重点对近百名党政干部进行了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培训。学校还拨出专项经费,为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配备了电脑。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动出击,以“网民”的身份与学生在网上平等交流。

把握新规律

平等交流、以情感人,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主管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上网与学生沟通是党委学工部鹿明部长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她说:“由于网络上身份具有隐秘性,人们愿意说出真心话,这对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极好的机遇。只要我们用学生的语言与他们真诚地交流,循循善诱,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她经常在网上发现问题,与学生及时沟通。有一名女学生在网上流露出消极情绪,对前途失去信心,鹿明主动以网友的身份,与她多次交流对人生的看法。这名女生很受启发,重新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业,还在网上给鹿明发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像鹿明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中国科大还有许多,30多名专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以及许多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在网上都有自己的昵称。他们熟练地运用学生网络语言,活跃在222个板块上。

因势利导、以理服人,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中国科大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的契机,在网上开展专题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香港、澳门回归和国庆50周年大典时,学校在网上转贴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并对有关庆典的盛况进行了网上实况转播。大批师生聚集到网上,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发表个人意见,充分表达了广大师生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衷心祝愿和爱国主义情怀。

营造新风尚

科大有一个自己的“希望工程”,这就是通过网络发起的“爱心行动”。1997年11月,在网上被昵称为“冰糖”的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钱若华,在BBS沙龙版上发了一篇关爱特困生的文章,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经过网上一个多月的酝酿,一个具有浓厚特色的民间济困助学活动——爱心行动,终于在科大BBS上诞生。师生们积极在网上开展募捐、图书义卖,举办爱心舞会,建立“1+1”、“1+N”联手帮助的对子。

“爱心行动”得到广大师生、校领导和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财务处设有专门的“爱心账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领导每月捐款200元,一名研究生每月捐款500元。许多离开科大的校友,情牵“爱心行动”,在美国的校友为此成立了“海外校友基金会”,募集助学资金。校友张化一已累计捐助3.1万美元。

在校园网络上,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蔚然成风。这学期,有些新生在网上贴出:我们都是高材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听不听教师上课无所谓。高年级的同学立即参与讨论,以自己的体会指出不听课的危害。远在美国的校友也在网上发表意见,他们说:“外国人在业务上不敢轻视我们,就是因为在母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学弟学妹们要珍惜老师的劳动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